廖东山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首页 >> 媒体报道
廖东山:愿做天使的守护者
作者:省医协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2016/9/20浏览:690次

    当下中国,正迎来发展大好时机。多年前的出国求学潮,正在演变成为高涨的回国潮。许多学者把回国创业、就业作为学业结束后的首选。今起,本版推出“聚焦海归”专栏,以反映归国学人的爱国敬业情怀与奉献精神。

    如果将孩子比喻成天使,那么廖东山就是天使的守护者。

    身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廖东山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患有心脏疾患的孩子。给孩子治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技,更需要超凡的耐心和爱心。

    所幸,多年的手术台实践以及在

    世界顶级心脏病医院的深造经历,让他在面临挑战时显得胸有成竹。“我愿意做孩子的守护者。”他说。

    携艺留学收获大

    在旁人的眼中,廖东山可谓“人生赢家”,可是他自己不这么认为。“我只是普通的医生,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病人减少痛苦,这就够了。”他说。

    2007年,因为想提高自己,已经成为省内某三甲医院业务骨干的廖东山,毅然选择到德国心脏中心(柏林)深造。

    一般人出国进修都是搞科研,廖东山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手术台上渡过。“这得感谢我之前的国内实践经验。带着手艺去进修,人家

    更信任。”他说。

    有机会上世界水平最高的医院的手术台,廖东山得以近距离了解最新的心脏医疗技术和国外专家的工作实践。

    “德国人严谨的工作作风让人印象深刻。有的医生在做手术前,手术切口都要用尺子量好尺寸。”廖东山说,与学习医疗技能相比,国外同行的这种工作作风,同样值得学习。

    在刀尖上的功夫

    留学归国之后,廖东山来到了福州协和医院,专门从事儿童心脏外科手术工作。

    “孩子的心脏只有鸡蛋那么大,每一次手术都在考验刀尖上的功夫。”廖东山说。

    去年6月,协和医院三位医生连续手术32小时,累瘫在手术室,轰动网络。这让人们对医生繁重的工作有了直观体验。这样的场景,对于行业内的廖东山来说,却是见怪不怪。

    相对于体力上的累,廖东山更怕的是心累。“每一个手术都必须全力以赴。手术之后,医生都希望病人能够恢复健康,只要病人没有出院,心就时时刻刻揪着。”

    医者仁心在大爱

    每次接触一个新病人后,廖东山都会将电话号码留给病人或者他们的家属。“病人生病后,总会担惊受怕,一点点不对头的感觉可能就会引发他们沉重心理负担。如果有电话,可以及时咨询,心理压力就不

    会那么大。”

    前不久,一个曾经接受他手术的病人家属打电话过来,请求他帮忙联系做小孩的疝气手术。

    找心脏科医生安排疝气手术,这样的要求,廖东山还真应承下来了。“病人家在农村,福州也没熟人,他找我是对我的信任。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我帮个忙也没什么。”廖东山说。

    除了帮病人联系就医的事情,廖东山还常常在网上解答病人的疑问。“病人在网上提问时心情肯定很急迫,作为医生,回答问题只是举手之劳。”廖东山说,可惜自己几乎每天都奋战在手术台前,忙得连上网的时间都没有了,否则,他就能帮助到更多人。

咨询服务热线:0591-83735858

地址:福州市台江区五一中路状元巷26号大院内1#楼2楼209单元

Copyright@2016 福建省医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