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学术文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文献
  首页 >> 学术文献
豆制品会加重乳腺增生,甚至诱发乳腺癌吗?
作者:福建省医协会来源:杨帆 发布时间:2016/8/30浏览:514次

“豆制品能不能吃?”“豆制品是否绝对禁忌?”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听到患者这样的疑问。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将豆制品排除在食谱之外,甚至在一些科普书籍和所谓保健网站中也将豆制品列入禁忌的范畴。

1.大豆制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豆制品富含钙、镁、铁等矿物质,对机体骨骼和牙齿的生长、预防骨质疏松、保护心脏等方面有益。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大豆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食品,且营养价值高,其中赖氨酸丰富,与谷类作用互补,弥补后者氨基酸含量不均衡的缺陷。豆制品不含胆固醇,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豆制品是低脂、高蛋白食物,对于高血压、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良好的食物选择。含有生物活性物质,有降脂、抗衰老、抗肿瘤、调节免疫作用。豆制品是老年人、幼儿理想的食品。

因此,中国营养学会编制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每人每天应食用大豆30~50克,40克大豆分别相当于200克豆腐、80克豆腐干、800毫升豆浆、700克豆腐脑和30克腐竹。

2.豆制品会加重乳腺增生,甚至诱发乳腺癌吗?

由于机体雌激素水平绝对或相对增高、孕激素降低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可诱发乳腺小叶增生,而豆制品中含有大豆异黄酮被誉为“植物雌激素”。因此,经常有乳腺增生的患者咨询能否食用豆制品。“植物雌激素”与导致乳腺小叶增生的雌激素之间有无必然联系?常吃豆制品是否会加重乳腺增生,甚至诱发乳腺癌?

1.植物雌激素不等同于雌激素。植物雌激素是指一类在化学结构和功能上与雌激素(雌二醇)相似的、源自植物的化合物,其可选择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在机体雌激素水平低时,发挥雌激素作用。 植物雌激素的雌激素活性取决于其与体内雌激素受体(ER)的选择性结合,ER-α见于乳腺、子宫等组织中,而ER-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骨、血管壁和泌尿生殖系统。体内雌激素通过与ER-α结合,刺激乳腺细胞和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促进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植物雌激素与ER-β结合亲和力及活化作用比ER-α大,与ER-β结合,在靶组织中发挥雌激素作用,改善由于内源性雌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并对乳腺起保护作用。植物雌激素促乳腺增生的作用仅为雌激素的千分之一。

大豆异黄酮对体内雌激素水平具有双向调节功效。可根据体内雌激素浓度高低、受体数目、结合程度等不同情况,表现出对机体雌激素活性呈现促进或拮抗作用。一般说来,大豆异黄酮在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时表现为雌激素激动剂的作用,表现出提高雌激素水平的功效;体内雌激素偏高时,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表现出抗雌激素作用,例如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高时,大豆异黄酮以“竞争”方式占据受体位置,同样发挥弱雌激素效应,但其活性仅为体内雌激素的2%,因而从总体上表现出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因此,乳腺小叶增生患者不必担心豆制品的摄入导致体内雌性激素水平的增高。

推荐意见:适量摄入豆制品(每日摄入量50g大豆)不会增加或加重乳腺小叶增生的发病风险及病情发展。

咨询服务热线:0591-83735858

地址:福州市台江区五一中路状元巷26号大院内1#楼2楼209单元

Copyright@2016 福建省医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协会 版权所有